上個月薪水多了1000元,我想可能是開工紅包吧(我老闆是個不太care形式的人,很多時候禮金類的東西都用匯的),而今天發薪,發現一樣多了1000,心想老闆是不是按錯金額?趕緊跟他確認一下(看我多老實~),結果他竟然說是"加薪",當下覺得很奇怪,因為今年不如以往的忙碌,我每天都超準時上下班(以前是早到晚退)而且最近請了很多假,我還覺得自己應該減薪咧,沒想到薪水反而變多了。
其實老闆也有說過自己是很願意分享的人,但之前三年多的時間真的太辛苦,每個年度都收支打平,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赤字、尤其是一個新年度剛開始的時候,只有支出沒有收入,感覺公司快倒了(但老闆都會被我逼得一定要付我薪水),所以也沒有辦法發年終獎金,而上個年度,由於我們比較確定方向外加漸漸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,就沒有像之前付完貨款就等著喝西北風,反倒還有一些錢可以增添一些設備跟器材,但老實說,步入穩定之時我對工作也膩了,每年都在做一樣的事情,事情既沒有變得更有挑戰,也沒有變得更加有趣,只是變成一種routine、好像閉著眼睛、甚至有點分心都做的完,漸漸覺得自己似乎『已無用武之地』有很強烈的想辭職念頭。
而這個念頭,在去年上秘書課程時有被消退,但在繼續一年的毫無成長與變化後又再次浮現。還記得有次上英文課,James(老師)問我決定做一份工作最首先考慮的是什麼,我不加思索的回答『薪水』,但老師卻說『我覺得妳不是薪水,你應該會覺得興趣很重要』,我只能說知我者James啊,在拿沒多少錢的時候我每天工作至少12小時卻覺得開心,因為我一直在學習、一直在嘗試沒嘗試過的事情,把做熟悉的事情又做的更有效率、更有條理也更完善,但漸漸的,做的事情即使份量有變多的時候,內容卻不改變,就是重複再重複而已。
在這樣當下的我,既惶恐又無力,惶恐我可能到了30歲依然沒有再學到什麼、又或者轉職之後卻只能做一般的庶務工作毫無發展,無力的是千篇一律的生活,1/3~2/3的日子只是在消耗、了無新意。
被加薪了,其實表示老闆確實對我有讚許的地方,而他也願意給予鼓勵,但那股對於工作的熱情若是一直找不回來,或是工作對我來說一樣無趣又太過easy,那麼那一份薪水我也拿得很不好意思,因為自己沒有資格被嘉獎,即使做得好,也是一個沒有靈魂的、表面功夫的狀態罷了。
這個年度,即將進入最忙碌的時刻了,在這一段忙碌之後,確實需要再次的思考與溝通,這份工作我對它的期望是什麼?而我對自己的期望又是什麼?
我想我對於工作,最重要的是我必須了解我的『不可取代感』,其實公司現在也只有幾隻貓,我確實是不可取代,但是又常覺得我做的這些事情難度實在不高,好像誰來做都可以,隨便個有點組織能力的人、教育訓練幾個月都能勝任,所以也常常想讓給別人來做,然後我有別的地方可以發展,不過我不知道我的"別的"地方在哪裡,我不知道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,組織能力嗎?個性開朗抗壓性強嗎?邏輯性嗎?太不具體了........
之前有研究有關東南亞工作的事情,但都不盡理想,例如菲律賓很多工作機會,但是曾經去過的人說表面看到的跟實際會差很多(像是說好試用期3個月,結果過去了半年還是拿打工的薪水、或是提供優良住宿結果住的是飯店的員工宿舍),還有新加坡工作薪水看起來比台灣高出2、3倍,但其實他們的物價至少台灣的2倍,所以互相抵銷可能不如在台灣~
另外也看了非洲的,但這風險又更多,所以也只是看看而已~